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現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肺部 真菌 感染 沾染 ct 表現
- 資源描述:
-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現》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現(74頁珍藏版)》請在技術文庫上搜索。
1、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現1整理ppt肺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對氣管,支氣管和肺實質的侵犯,引起氣道粘膜炎癥和肺部不同程度的炎癥、肉芽腫、嚴重者有壞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到其它部位。近年來真菌感染逐年增多,臨床上以念珠菌,曲菌最常見,其次為新型隱球菌,毛霉菌,組織孢漿菌等。2整理ppt肺曲霉菌病病因:曲霉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吸入后一般不易感染,常繼發于肺部已有疾患。臨床與CT表現:1.腐生型(曲菌球):曲菌絲,纖維素和黏液形成游離狀態的曲菌球.主要癥狀為反復咯血。CT表現:一般繼發于肺結核空洞、支擴、支氣管囊腫內,好發上葉肺尖,病灶類球形,密度均勻,界清,部分可有鈣化,與洞壁之間可見空氣新月征,病灶隨體
2、位改變而變動是其特點,即滾珠征,是曲菌病最具診斷特征性的CT表現,增強后不強化。3整理ppt4整理ppt5整理ppt6整理ppt7整理ppt8整理ppt9整理ppt10整理ppt11整理ppt鑒別診斷(1)結核:結核球液化出現新月征空洞時需與之鑒別,一般空洞壁較厚,病灶周圍可見衛星灶,增強后不不強化化。(2)癌性空洞:肺癌的空洞常為偏心厚壁,隨訪病灶增大,增強后明明顯強化化。鑒別要點,多軸位透視,變動體位對照CT掃描,病灶隨體位改變而變動可與兩者鑒別.12整理ppt2.侵襲型:為曲霉菌引起的肺部炎癥、壞死、膿腫及肉芽腫性病變。主要癥狀:發熱,咳嗽,咳棕黃色痰,伴有肺栓塞時出現咯血,胸痛等,病情
3、進展迅速。CT表現:1)大片致密影以及沿支氣管分布的小斑片影。2)單個或多個結節,團塊影,周圍常見磨玻璃樣的暈影環繞,即暈征,在肺曲霉菌病早期出現率較高,故對本病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其病理基礎為具有高度血管侵襲性的真菌所造成的病灶周圍出血,增強后可以輕度強化。3)空洞:曲菌病易發生凝固性壞死,壞死物經支氣管排出后可形成空洞,此時空洞壁可厚薄均勻或不均勻,常見半球形的附壁結節,即所謂的空氣新月征。13整理ppt14整理ppt15整理ppt16整理ppt17整理ppt18整理ppt19整理ppt20整理ppt21整理ppt22整理ppt23整理ppt24整理ppt25整理ppt26整理ppt27
4、整理ppt28整理ppt29整理ppt30整理ppt3.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炎:是由曲霉菌抗原導致機體產生變態反應所致臨床特征:1)哮喘史。2)支氣管壁增厚,管腔擴張。3)曲霉菌皮膚試驗陽性。4)纖支鏡檢示管腔內棕黃色粘稠物阻塞。5)血嗜酸性細胞絕對記數及血IgE明顯增高。CT表現:1)過敏性炎癥表現:一過性游走性肺部浸潤影,呈片狀、結節狀或假腫塊狀。2)支氣管壁增厚,表現為軌道征、管狀影、平行線。3)支氣管擴張和支氣管黏液嵌塞:多發生于除一、二級以外的大支氣管。近端支氣管擴張,其內粘液栓填塞時,呈指套狀或Y、V形密度增高影,病變遠端支氣管一般正常。31整理ppt32整理ppt33整理ppt34
5、整理ppt35整理ppt鑒別診斷:1)肺內表現需與其他變態反應類肺炎鑒別,形態上并無特異性,結合臨床哮喘病史,血嗜酸性細胞及血IgE明顯增高,可鑒別。2)支氣管病變需與支氣管內生長的腫瘤和支氣管擴張征鑒別,如表皮黏液樣癌可沿氣管腔生長,阻塞管腔,形成結節團塊改變,增強掃描有強化,而支氣管黏液嵌塞不強化。支氣管擴張癥也可伴支氣管黏液嵌塞,但支氣管擴張癥多見于遠端小支氣管,而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曲菌病,多發生于除一、二級以外的大支氣管,兩者發生部位不同可鑒別。36整理ppt肺隱球菌病定義:肺隱球菌病是由吸入空氣中的新型隱球菌孢子感染引起的一種亞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以中青年多見,且男性多于女性。以往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