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模與工程造價有何不同之處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bim 建模 工程造價 不同之處
- 資源描述:
-
《BIM建模與工程造價有何不同之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BIM建模與工程造價有何不同之處(4頁珍藏版)》請在技術文庫上搜索。
1、BIM建模與工程造價有何不同之處工程量計算順序(一)、土建工程工程量的計算順序1、計算平整場地(即為一層建筑面積)2、計算建筑面積(分別計算每一層的建筑面積然后求和)3、基礎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基礎土石方、基礎的砌筑)4、砌筑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外墻、內墻以及零星砌體)5、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分為預制和現澆兩種。其中預制的主要項目為預制過梁和模板;現澆的主要項目有:圈梁、過梁、構造柱、單梁、板、樓梯、雨篷等及其模板)6、樓地面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室內各類整體和塊料面層、樓梯面層、臺階、散水、坡道、踢腳地溝等)7、裝飾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外墻裝飾、內墻裝飾、天棚裝飾、零星裝飾等)8、屋面
2、工程的工程量計算(保溫找平層、保溫層、防水找平層、防水層、雨水管等)9、門窗工程的工程量計算(木門框、扇制作,安裝,運輸。刷油,五金和門鎖安裝;塑鋼窗的制作和安裝)10、其它工程的工程量計算(主要包括:垂運費、腳手架、大型機械進出場、超高費、垂直封閉等)(二)、安裝工程工程量計算順序1、給排水工程在計算給排水工程量時,應將給水和排水、地上地下分別計算。先計算管道的數量,在計算管道工程量時應按照以下順序:總管水平管立管只管。給排水工程需要計算的項目有給排水管道、閥門、水表、衛生潔具、地漏、排水栓、清掃口、管道支架、套管、管道沖洗消毒、防腐、刷油、絕熱、土方等2、采暖工程在計算管道工程量時應分別不
3、同供水方式先計算給水、回水干管(區分地上地下,區分不同管徑),再計算每個立管和水平支管。采暖工程需要計算的項目有:給水管道、回水管道、閥門、補償器、散熱器、支吊架制作安裝、套管的制作安裝、結構防腐、刷油、絕熱土方管、系統調試3、電氣安裝工程計算管線時的順序為:引入線總配電箱各單元配電箱各層配電箱各個回路。需要計算的項目有:配管、管內配線、配電箱、插座、開關、燈具、電纜敷設、電纜接頭、系統調試、避雷網安裝、避雷引下線、接地極、接地母線、電阻測試等第一步:建立機電構件數據庫在建造工程項目尚未開工之前,機電供應商可依據企業的需求,制定自身的標準,并建立機電構件數據庫,供下游承包商下載使用,其中可定義
4、構件相關參數:尺寸(長、寬、高、管徑)、廠商、構建代碼、描述以及成本等。第二步:建筑模型與機電構件確立當項目處于規劃設計階段時,承包商將業主的相關需求體量化之后,由建筑師應用BIM相關軟件建立初步的建筑模型,其中包含墻、窗戶、門、樓板、天花板及屋頂等。接著連接到建立的建筑BIM機電系統的操作系統下,作為參考底圖;并從機電構件數據庫導入此項目所有會用到的機電構件,作為后續建立BIM機電3D模型的前置作業。其構件來源包含:自建、購買、供應商數據庫下載以及相關BIM網站下載。第三步:建立個機電系統3D模型當項目所有機電構件以及參考底圖模型確立之后,開始建立各機電系統3D模型,包括:電力系統、弱電系統
5、、給排水系統、空調系統、消防系統,其中電力系統及弱電系統3D模型會使用同一視圖進行建立。接著將繪制完成的各機電系統3D模型做沖突檢測及時找出系統內的管線沖突點、缺口及錯誤,并在各視圖顯示該位置,以利于設計人員對沖突點進行修正與改善。第四步:機電多系統整合當各機電系統3D模型確定無誤之后,進行套圖作業,檢所建立完成的3D模型連接到同一視圖上,并利用不同顏色做區分。第五步:多機電系統碰撞檢測緊接著將不通機電系統進行機電系統間的碰撞檢查。第六步:BIM模型整合當機電多系統3D模型確定無誤之后,將連接BIM結構及建筑的3D模型進行套圖作業。第七步:多機電系統與結構及建筑碰撞檢測接著在進行多機電系統與結構以及建筑的碰撞檢測,已找到互相的沖突點。最后進行沖突修正時,將以修正機電系統3D模型為優先考慮,如果已經無法修改時,才會修改建筑或結構的3D模型。第八步:確立BIM機電系統3D模型通過上述的所有步驟,建筑BIM機電系統3D模型就可以確立,并可以導出機電系統詳細設計圖、機電系統物料清單及電力系統載荷明細表,以工項目后期各階段皆可以及時的傳到相關信息并應用。以上的步驟是筆者對建立基于BIM機電模型步驟的建議,可能有些高手已經總結出自己的方法或者說實際工作中有些出處,但是筆者的內容對于初入BIM圈的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