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加氣混凝土應重視的問題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發展 混凝土 重視 注重 正視 問題
- 資源描述:
-
《發展加氣混凝土應重視的問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發展加氣混凝土應重視的問題(3頁珍藏版)》請在技術文庫上搜索。
1、發展加氣混凝土應重視的問題 建材工業“十五”規劃提出了新型墻體材料的比例達到40的要求,即新型墻體材料總產量為3000億塊標準磚,而實心黏土磚的總量由2000年的5400億塊,控制在4500億塊以內,所壓縮的900億塊黏土磚,將被近14億立方米的新型墻體材料所代替。加氣棍凝土要獲得大的發展,并成為墻體材料的主導產品,應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技術裝備水平 近幾年,新建的加氣混凝土生產線總體技術裝備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也有一些企業,或是經濟原因或是觀念制約,在投資決策時,部分裝備的投人過份“精打細算,或選用了一些落后淘汰設備,或低水平地自制了一些專用設備,以“短平快”,的思路迅速建起生產線,這很可
2、能引起整個投資項目的傾覆。 從行業統計情況看,年產5-10萬立方米規模的企業,固定資產每增加10% ,內部收益率約下降8%一10%,幾乎是同比例變化;而產品合格率每下降1% ,企業效益相應下降3%-5% ,是成3 5 倍的速度下降,可見,單純追求低投資并非明智之舉?;仡櫦託夤髂恋陌l展歷史,低投人的生產線并沒有使加氣混凝土發展起來,相反,具有一定投資規模的企業,雖曾經歷艱苦的開拓階段,畢竟最后還是牢固地站立于市場之中。 較高的投人并非回報無望,根據地區不同,每萬立方米生產能力投人180萬元250萬元,不僅能建起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生產線,而且完全能保證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以建設年產10萬立方米規
3、模的生產線為例,若選用12米x42米x06米模具,配備切割機,采用連鎖自動控制,總投資約為1300萬元-1600萬元(不含土地費用),投資利稅率26%,投資回收期約3年,盈虧平衡點約48% ;當資金不足時,也可按10萬立方米規模設計,先按5萬立方米規模配置部分設備,其投資利稅率仍可達11% ,投資回收期約6年,盈虧平衡點約68% ,可使企業先行啟動。需要說明的是,要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工藝路線的確定和主機設備的選酬是關鍵,可比的參數有單位電耗、設備的投人產出比和全員勞動生產率等。為此,中國加氣混凝土協會結合國內企業的實際, 提出了幾條原則意見:1.采用機械切割;2.實行坯體六面切割;3.選用直
4、徑2米以上、壓力14兆帕蒸壓釜;4.蒸汽鍋爐壓力1.6兆帕;5.模具規格要求為12米x40米xO6米及以上;這是以技術政策和規范來促進新建生產線提高技術定位的。 生產規模 我國加氣混凝土企業的平均生產規模在“九五”期末約為4.2萬立方米,而德國為19萬立方米。隨著市場的成熟,企業獲取暴利的機會越來越少,追求利潤的手段除了降低成本,也只有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另外,一定的生產規模,也是提高裝備水平的基礎,更是產品質量的保證。 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別較大,建材工業“十五”規劃中要求新建生產線的規模為年產1020萬立方米,具體到地方,目前,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特大城市可建加萬立方米以上的生產線;沿海地區
5、發達的大中城市宜建1015萬立方米的生產線,其它城市則宜建10萬立方米生產線(可采用分步實施的方案)。 加氣混凝土是一種地方材料,銷售半徑為150公里,根據現狀,在同一地區或城市,只一家企業不一定能打開局面,比較適宜的是3家左右的企業并存,這是因為一可引起競爭以促進發展;二可保證市場的供應;三可提高對政策和市場的影響。 產品質量 企業的生命,也加氣混凝土這一產品的生命。建材市場早已是刀光劍影,加氣混凝土有其優越的性能,存在與傳統材料的不同之處,如果質量過硬,很容易將薄弱的一面暴露出來,這不單影響一個企業,而是將影響這個產品生存;加氣混凝土的產品質量,還是其發展的基本保證?,F在,大多數工程還是采用傳統的技術來施工,這不僅不能充分發揮加氣凝土的優勢,還會給建筑帶來諸如裂紋、空鼓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外觀質量影響了專用沙漿的推廣應用,進而影響加氣混凝土的發展。 裝備水平、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是加氣凝土發展的三大基石,它們既相互獨立,又互互影響,歸納起來,生產規模達不到一定水平,裝備水平也難以提高;裝備水平提不高,產品質量難以保證;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就得不到市場的認可,難以維系企業的運行,會影響行業的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